如何看待微信在公眾號文章內測返傭商品(CPS)廣告插件?有部分運營者爆料稱,公眾號后臺收到“返傭商品(CPS)廣告插件測試邀請”。
這表示微信返傭商品(CPS)廣告插件開始面向部分公眾號流量主內測,公眾號又多了一種變現方式。消息一出,迅速引起業(yè)內關注。
開放品類過少,是利好還是雞肋
能讓好的內容變現一直是微信希望看到的。從拓寬變現模式的角度來說,微信內測返傭商品(CPS)廣告插件,對不少運營者來說都是利好。
為伍互動的徐真誠就提到,“多了一種選擇,多了一筆收入,公眾號運營者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投放,這一點非常人性化”。
新媒體人陳星欣也認為,至少增加了變現渠道,而且對微信來說虛擬產品應該是最輕的模式。
被吐槽比較多的另一個點是收入。
目前很多新媒體人都認為返傭的比例偏低。從官方透露的操作說明來看,一單金額29元的電影票,預估收入可能有0.78元。過小的號可能還無法擁有這項功能,而對大號來說,這筆收入又顯得微不足道。
不過收益到底是多是少,暫不能下定論。
還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由于返傭商品廣告還在內測,目前有些情況尚不清晰。
比如原創(chuàng)文章里有CPS廣告,被轉載后文章里是否還會有,如果有,怎么分成;這些返傭商品廣告的排序和投放,微信內部如何規(guī)劃設計,會不會類似競價排名收費;運營者選定商品后,商家是否可以重新調整分傭比例,都不得而知。
但正如很多新媒體人所言,目前返傭商品廣告的內測雖然看上去還顯不足,甚至雞肋,但前景可期。
這么多干貨在此,廣告快快投起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