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這個電子通信時代,你還會一個字地一個字地手寫一封情書嗎?你不會寫,但是,你還可以看,看文學大師、才女名媛,通過情書來表達自己心中那熱烈、坦率、真誠的滿腔柔情。那些舊時光里的情書,橫溢才華之外滿滿的都是感動。情之一字,誤盡天下蒼生,也幸盡天下蒼生。似水流年,滄桑歲月,擾攘人世間,或許,再也沒有這樣的愛情。
二、讀大師經(jīng)典情書,悟自己的人生。我們要互相虧欠,不然怎會相見,不然憑何懷緬。在這樣一個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縛,人們思想得到解放的時代里,人們不再為說愛談情而赧顏,而是大膽地通過情書、情詩、情話來表達自己心田當中很真摯的似水柔情,在人生美好的如夢佳期里,將自己美好的話語與情感,以美妙的方式傳達給愛人,于是誕生了大量堪稱百代之經(jīng)典的情書。
三、打動億萬讀者,穿越半個世紀的愛情傳奇!也許信箋會發(fā)黃,但是愛意卻能永恒璀璨!
四、情書在愛情的化學反應里猶如催化劑,將彼此關注的兩顆心靈拉近,帶領彼此進入對方的生命,成就溫柔、繾綣、浪漫、溫暖、永恒的愛的記憶。 在這些情書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那些為后世敬仰欽佩的大師不為人知的一面。
聞一多曾說:“一個人要善于培植感情,無論是夫婦、兄弟、朋友、子女,經(jīng)過曲折的人生培養(yǎng)出來的感情,才是永遠回味無窮的。”這也是他對自己的婚姻和愛情的親身體會。聞一多與高孝貞的愛情沒有一見鐘情的開始,他們在顛沛流離中互相攙扶,在艱難困苦中相濡以沫,在戰(zhàn)火紛飛中不離不棄,他們的愛情在曲折的生活中分外浪漫,好似一壇美酒在歲月中醞釀出醉人的醇香。
這本書除了收錄了聞一多給高孝貞的信件之外,還收錄了他寫給家中其他人的信件,從聞一多寫給家人的信中,我們可以看到聞一多先生從血氣方剛的清華學子,到留美的愛國青年,再到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師的成長過程。對于父母,聞一多是孝順謙恭的兒子;對于妻子,聞一多是頂天立地的丈夫;對于姊妹弟兄,聞一多與之互相督促亦師亦友;對于兒女聞一多是慈祥可親的父親。
聞一多,字友三,亦字友山,族名家驊,學名聞多,又改名一多,生于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偉大的愛國民主戰(zhàn)士。1912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在清華度過了十年學子生涯。1922年赴美留學,1925年回國,先后在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國立山東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任教。著有詩集《紅燭》《死水》。學術著作《神話與詩》《唐詩雜論》《古典新義》《楚辭校補》等。
史慶書,大學任教,心在江湖。業(yè)余混跡于各文學期刊,公眾號。文字幽默溫馨,2005年起在期刊雜志發(fā)表小說數(shù)十篇,代表作《顧若溪的相親往事》等。
第一章 致愛妻
大家在一起,我也心安 / 005
我在想你,我親愛的妻 / 007
小小妹病好否,甚念 / 008
這里并不像你們想得那樣享福 / 009
小小妹可取名為“湘” / 011
我現(xiàn)在哀求你速來一信 / 012
我設法早些接你們來長沙 / 013
你常常寫信來,我就快樂 / 014
薪水一俟發(fā)下,定即寄歸 / 016
你腳痛現(xiàn)在好了沒有 / 017
知彼等念我,令我心酸 / 019
我擬先回家一看 / 021
男人事業(yè)心重,你得原諒 / 023
家中一切,務照余所吩咐 / 024
千辛萬苦,只為你我和你我的兒女 / 025
一切并不像當初所想象的那樣苦 / 027
你說每星期寫一信來,使我喜出望外 / 030
你們的行止務必隨時來信告我 / 032
只悔當初未能下決心帶你們出來 / 034
我一生未做虧心事,天會保佑你們 / 037
要多多寫來,免我掛念 / 039
心中不快,只因未見你的筆跡 / 041
無論如何,我決不再離開你一步 / 043
路上要謹慎 / 045
從今以后,只做你的奴仆 / 046
第二章 致家人
家中吉否,甚以為念 / 051
清華預舉行周年紀念會 / 052
黃昏人靜,不覺思鄉(xiāng) / 053
日日以家為念 / 055
各科成績次第揭曉 / 056
立心堅確,向學不懈 / 058
偕八哥參觀北京大學 / 059
志在服事讀書兩全 / 060
堂堂華胄豈可受辱 / 077
離家三月未接家中只字 / 079
對于文學的趣味深于美術 / 080
闊的飯我吃不起,闊的書我非看不可 / 083
遠在萬里如在家中 / 085
我還要看更好的信 / 087
異邦佳節(jié),倍思故鄉(xiāng) / 090
所托諸事,煩請費心 / 092
為《紅燭》出版四處籌款 / 094
國家大事,責任所在 / 061
因愛國之熱忱,暑假無法回家 / 064
大考成績已揭曉 / 065
請允我婦早歸求學 / 066
作詩,抄詩,閱詩,講詩 / 067
求仁得仁,無怨無悔 / 068
我不愿早出洋 / 070
家庭是一把鐵鏈 / 072
外洋居之,萬分不易 / 075
我乃有國之民,有何不若彼美人者? / 095
我得一女,正如我愿 / 097
中國幾乎無處沒有詩 / 099
詩興總比畫興濃些 / 101
只求在文壇打出一條道來 / 103
達到一種目的必須一種方法 / 105
除接家信外,更無樂事 / 108
希望中國學生多為有血性者 / 111
恭祝母親萬福金安 / 113
速寄書來 / 114
寄居外邦,情何以堪 / 117
聞氏子孫皆應留心中文,先后相襲 / 118
轉學珂泉 / 121
世間誠有比金錢更重要者 / 124
自強不息,時相督責 / 126
我之長短固自胸有成竹 / 128
牢騷發(fā)得太多,自己亦覺無味 / 130
學生時代交友乃一大事 / 132
家與國乃不可推卸之責任也 / 134
紐約之繁華為人夢想所不及者 / 137
正式加入新月社 / 139
恢復美專亦不難實現(xiàn) / 140
目下尚無危險,遇事仍需謹慎 / 142
孩子們,要聽媽媽的話 / 144
云彩從我們身邊飄過 / 145
汝等宜早回鄉(xiāng)為妙 / 146
家中老幼均好否 / 148
決定立即回家一看 / 149
擬徒步入滇 / 150
借此得一游桂林山水 / 151
大多數(shù)仍知讀書重要 / 152
難道我一出門你們就把我忘記了? / 154
離家愈遠,系念愈切 / 155
步行漸成習慣,不覺難矣 / 156
保險公司通知事宜 / 158
貴陽遇熟人甚多 / 159
能誦四書將來可終身受用 / 160
家中瑣事,都可寫信告我 / 161
不久即可重見天日也 / 162
駟弟事已大有眉目 / 163
時局變化不測 / 165
感恩戴德,沒齒不忘 / 166
請通知弟婦速上省來 / 168
享自由為權利,則爭自由為義務 / 169
紀念魯迅祭日 / 171
不會放棄早來的機會 / 172
第三章 命運織就了我們的婚姻之錦
紅燭 / 177
幻中之邂逅 / 180
愛之神——題畫 / 181
深夜底淚 / 182
花兒開過了 / 184
《紅豆》組詩(42首) / 186
國手 / 203
香篆 / 204
相遇已成過去 / 205
奇跡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