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鎖”是一套寫給小朋友的故事書,分為春、夏、秋、冬四部曲。小朋友可以自己讀,也可以要家長陪著讀。有心的家長甚至可以上網(wǎng)查找出現(xiàn)在故事里的各種生物、節(jié)氣以及民俗,再補充說給孩子聽,延伸他們的想象與趣味。
故事的主角是愛幻想的小女孩佳佳,每一篇故事的篇名都取自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節(jié)氣的節(jié)氣名(譬如立春、雨水、驚蟄等),或者和節(jié)氣有關的各種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譬如迎春、咬春與龍?zhí)ь^)。而故事里則隨著節(jié)氣的變化出現(xiàn)許多大自然的各種生物(譬如田鼠、小黃蝶、黑蜘蛛,乃至于大部分讀者都會感到陌生的陡頭菇、密環(huán)菌菇、河烏鳥等),以及各種民俗傳說中的人物(譬如雷公爺爺、花仙子等)。
作者古梅女士花了五年時間撰寫這一套書,其間孜孜不倦地參閱各種有關節(jié)氣、民俗、傳說、生物以及生態(tài)的相關資料,作為故事的寫作依據(jù)。因此,這部乍看像是隨意虛構(gòu)的故事書里,卻隨處穿插著精心搜集的節(jié)氣故事、民俗典故、各節(jié)氣下的生物與生物活動,以及生生相克的生態(tài)平衡機制。
春天的夜晚,八歲的小女孩佳佳望著屬于春天的北斗星,想到賴婆婆在果園中說起種種春天的故事,多么不可思議!那美麗的北斗星正是節(jié)氣的指南針呢……突然,星空里的北斗星幻化成一輛馬車,閃閃亮亮地飄到佳佳窗前,駕車的車夫卻是一只人模人樣會說話的老鼠……
古梅,本名,趙寶珍,臺灣當代杰出作家。
1942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滄州,祖籍天津市。
1949年,隨家人遷居臺灣。
創(chuàng)作有小說集《不滅的燭光》,中篇小說《夏堤河之戰(zhàn)》被改編為電影《冬冬的假期》,小說《紅與黑》、《大原野》、《晨戀》、《孤女的愿望》等均被改為電視劇本。
1980年后專事劇本創(chuàng)作,完成《大姊》、《天燈》、《黃土地外的天空》、《大廟口》等。其中與何曉鐘先生合編之《星星知我心》、《星星的故鄉(xiāng)》獲得觀眾極大回響,并榮獲臺灣金鐘獎之電視最佳編劇獎。
《魔鎖四部曲》推薦文1
推薦序:發(fā)掘東方傳承的智慧——給沒有故事的大人3
序5
佳佳的生日禮物(立春)1
花仙子的歌聲(迎春)25
春盤(咬春)45
水獺祭天(春雨)61
蘑菇林(驚蟄)75
龍?zhí)ь^(中和節(jié))95
春天的喜宴(春分)111
古老的傳說(寒食節(jié))127
掃墓去(清明)147
銀河會(上巳)167
快樂的假日(谷雨)185
秘密花園(牡丹華)203
陽光下的信息(太陽生)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