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衰老,與世界告別,都是世間所有生命必須經(jīng)歷的重要過程,無需刻意回避這些沉重的話題,在恰當?shù)臅r機,以合適的方式,告訴孩子——尊重他者與自己的生命,坦然面對生命進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正是《阿爾茨海默先生》要傳達的生命教育觀念。
這是一個關(guān)于記憶和愛的故事,有一位“阿爾茨海默先生”住進了我阿公的大腦里,他會把阿公的記憶慢慢搬走,讓阿公漸漸地忘記一些事情……忘記前不久吃過的東西,忘記曾經(jīng)很熟的朋友,甚至忘記回家的路……終有一天,阿公也會忘了我嗎?
陳怡潓,臺灣東吳中文研究所畢業(yè),曾獲吳濁流文藝獎、臺南文學(xué)獎。開設(shè)童書店十年,參與了臺灣童書精彩絕倫的時代,這段時間也是自己的再生啟蒙——自我意志選擇下的童年,看著繪本里又大又小的世界,那里,漸漸成了理解這個世界的起點。
薛慧瑩,現(xiàn)為自由插畫工作者和育有兩個男孩的業(yè)余主婦。住在桃園郊區(qū),種了很多多肉植物,偶爾也捏陶;喜歡以人、植物、生活為題材來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