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貓深吸著初春的味道。他感到輕飄飄的,想要不負責任地說話,漫無目的地游走,甚至想找人聊天。他用褐色的雙眼再次尋找,但一個人也看不到。所有人都逃走了。
不,并非所有人。在一根樹枝上,燕子西尼婭正盯著花斑貓,對他微笑。只有她沒逃走。在遠處,她的父母緊張地呼喚著她。在各自的庇身處,公園里的每個居民都吃驚地看著對花斑貓微笑的燕子西尼婭。
周圍正是春天,一個詩人的夢幻。
這個故事寫于1948年,是若熱·亞馬多送給兒子若昂·若熱的生日禮物,留給他以后閱讀。直到1976年,若昂·若熱翻看舊東西時發(fā)現(xiàn)它,才知道故事的內(nèi)容。
在這則奇異的童話故事里,愛情雙方來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它發(fā)生在“擬人化”的動物之間。而動物外表下的人類也充滿著巴西風情,在這里,我們能夠看到巴西人的所有特點。這個發(fā)生在貓與燕子之間的迷人故事令人迷戀、開心、興奮、感動……
若熱?亞馬多用他自然詼諧、獨具特色、充滿詩意的語言,將他對美好、動物、植物、一年四季、各色生物的悉心感受,以及這一切所引起的情感波動細膩地描寫出來??ɡ镓悶楸緯L制的插圖也非常精美。
若熱·亞馬多(1912—2001),巴西當代著名作家,巴西文學院終身院士,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在近七十年的文學生涯中創(chuàng)作了二十多部長篇小說,以及大量短篇小說、詩歌、散文,多以現(xiàn)實主義筆法展示時代變遷,繪就一幅幅巴西社會風俗畫卷,被譽為巴西的國民作家。代表作有《味似丁香、色如肉桂的加布里埃拉》《弗洛爾和她的兩個丈夫》《奇跡之篷》《無邊的土地》《金卡斯的兩次死亡》等。
在巴西,他的小說印數(shù)曾高達五百萬冊之多,而在巴西一萬冊的印數(shù)即能稱為“暢銷書”。毫不夸張地說,亞馬多的聲譽和影響力不僅在巴西歷史上是空前的,也超出了巴西和拉丁美洲的范疇,贏得了國際文壇的贊賞,歐美評論家甚至將他譽為“20世紀的狄更斯”。其作品被譯成近五十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譯者樊星,2011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葡萄牙語專業(yè)?,F(xiàn)為巴西坎皮納斯大學(Unicamp)文學院碩士研究生,以若熱·亞馬多為主要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