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二書的作者張岱,早年的生活條件十分優(yōu)越,明亡以后,他選擇隱居山中,發(fā)憤著書,終身不仕。這兩部作品,正是他用“夢憶”、“夢尋”的方式來回憶往昔、追念故國,字里行間充滿了深摯的情感?!短这謮魬洝芬粫?,集中對昔日生活中的瑣事展開回憶,內(nèi)容涉及當時市井生活、風土人情的諸多方面,如市井茶肆酒樓風貌,說書演戲、放燈迎神等民俗活動,以及書法繪畫、民間工藝等等,其中很多是作者親眼所見,篇幅短小精煉,文筆清新,極富情韻。《西湖夢尋》則集中談論西湖掌故,張岱久居杭州,對西湖景點如數(shù)家珍,對書中列舉的眾多古跡,不僅概括講述其起源和發(fā)展,還引錄大量相關(guān)詩文,足資后人參考。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出身仕宦家庭,明亡以后避居山中,隱居著述終老。作為晚明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張岱的散文寫作出眾,其語言清新,描寫生動,引人入勝。所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瑯?gòu)治募贰ⅰ妒瘏T書后集》、《夜航船》等。
馬興榮,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詞學》主編。著有《詞學綜論》、《龍洲詞校箋》、《晚清六大家詞選》、《馬興榮詞學論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