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出版于1776年,是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yè)和商業(yè)發(fā)展歷史的著作。這本書對于經濟學領域的創(chuàng)立做出了極大貢獻,它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也提供了現代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的理論基礎,極大地影響了后代的經濟學家。它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圣經’”“經濟學的百科全書”,是經濟學入門必讀之書。
《國富論》總結了近代初期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經驗,并在批判、吸收當時有關重要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從勞動、分工、交換、貨幣、商品的價格以及構成價格的基本要素等方面,層層深入,進行了詳細精辟的論述,就整個國民經濟運作的過程做了系統(tǒng)、清晰的描述。
本書由研究亞當·斯密的學術選取和翻譯《國富論》全本精華部分,保留作者完整的理論體系,并配以譯者導讀。吳曉波作人物序,展現這位偉大的經濟學鼻祖的寫作歷程。同時加入大量精美插圖,圖文配合,以期成為適合大眾閱讀的版本。
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18世紀著名的哲學家和經濟學家,英國古典經濟學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因《國富論》一書,被后人尊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yè)的守護神”。
譯者簡介
羅衛(wèi)東,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副校長兼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學思想史。
作為國內研究亞當·斯密的學術,曾發(fā)表過多篇有關亞當·斯密和《國富論》的學術論文。所著的《情感、秩序、美德:亞當·斯密的倫理學世界》一書,曾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曾領銜組織《亞當·斯密傳》、《財富與德性:蘇格蘭啟蒙運動中政治經濟學的發(fā)展》、《經濟發(fā)展理論史》的譯介工作,主持翻譯《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學術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即出)。
人物序——吳曉波
譯者導讀——羅衛(wèi)東
第一篇 論勞動生產力提高的原因,以及論勞動產品在不同階層的人中間自然分配的順序
第一章 論勞動分工
第二章 論引起勞動分工的原因
第三章 論勞動分工受限于市場規(guī)模
第四章 論貨幣的起源和功用
第五章 論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或論其用勞動表示的價格和用貨幣表示的價格
第六章 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第七章 論商品的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
第八章 論勞動工資
第九章 論資本利潤
第十章 論地租
本章結論
第二篇 論存貨的性質、積累和使用
引言
第一章 論存貨的分類
第二章 論資本積累,或論生產性與非生產性勞動
第三章 論資本的各種用途
第三篇 論不同國家中不同的財富增長過程
第一章 論財富的自然增長過程
第二章 城鎮(zhèn)商業(yè)如何促進鄉(xiāng)村的改良
第四篇 論政治經濟學體系
引言
第一章 關于重商主義體系的結論
第二章 論重農主義體系,或論將土地產物看作一國收入和財富的惟一或主要來源的各種政治經濟學體系
第五篇 論君主或國家的收入
第一章 論君主或國家的支出
第二章 論社會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