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么說浪漫主義的藝術和文化革命締造了現(xiàn)代世界呢?浪漫主義時代是文化、藝術、社會乃至人性走向現(xiàn)代的一段重要歷史:歌劇、音樂會、畫展真正成了大眾的享受;藝術家成了比王公貴族更顯赫的人物,擁有領導時代精神和社會風潮的巨大能量;人們開始為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化奔走吶喊;大眾開始尊敬天才、重視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力……文化和藝術,此時開始得到我們?nèi)缃竦囊饬x。
2. 如果你有志于閱讀拜倫的詩、歌德的《浮士德》、盧梭的《懺悔錄》,或者希望了解貝多芬、李斯特、帕格尼尼、瓦格納的音樂作品背后的精神內(nèi)涵,這本書一定不容錯過。本書另附16頁全彩插圖,配合書中內(nèi)容展示了浪漫主義時代的代表性繪畫和建筑。
3. 關于“浪漫”和“浪漫主義”,我們已經(jīng)聽了太多膚淺、庸俗的說法,《浪漫主義革命》將正本清源,講講“浪漫”的淵源與真諦。
4. “新思?觀察家精選”系列之3?!靶滤?觀察家精選”匯集具有當代回聲的歷史話題,旨在幫助我們收整見識的碎片,讀懂現(xiàn)代世界的由來,反思現(xiàn)代人的生活境況。書的篇幅都在200至300頁之間,外形精巧;這些*作者所講述的既是各自*擅長的話題,也是同一個大時代的不同投影。希望你通過了解永不止步的時代變遷,增長對未來的遠見。
《浪漫主義革命》為你帶來18、19世紀間的一段別開生面的歐洲歷史和藝術史。這是關于“浪漫”的*初的故事。18世紀的歐洲,啟蒙運動用理性、科學為人類社會勾畫了一幅宏偉藍圖;但是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這樣的社會是冰冷的——用科學公式貶低了人的靈魂,用理性和功利壓制了人們揮灑個性、表達情感、縱情想象的本性。
于是,越來越多的思想家、藝術家和活動家匯集到“浪漫主義”的旗幟之下,發(fā)起了一場反抗啟蒙主義理性和科學精神的文化起義。他們把內(nèi)心吶喊化作不朽的詩文、畫作、音樂、建筑,乃至狂歡慶典和社會風潮,深刻改變了歷史和人性的面貌。
思想家盧梭、赫爾德,詩人歌德、華茲華斯、拜倫,音樂家貝多芬、李斯特、瓦格納,畫家德拉克洛瓦、透納、戈雅……這些人類歷史上*有才華的心靈,我們常常雖有耳聞卻不甚了解?!独寺髁x革命》將帶我們認識這些*不負“浪漫主義者”之名的思想、藝術巨匠,見證一次沖擊世界的人類情感、創(chuàng)造力的大爆發(fā),并且真正領悟詩歌和愛情之中那種令人神往,而又讓人困惑的“浪漫”情懷。
蒂莫西?C .W. 布萊寧 (Timothy C. W. Blanning)
英國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歷史學退休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成員。他專注于鉆研從17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近代歐洲史,對兩個多世紀中的繪畫、音樂、文學、思想等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品包括:
《追逐榮耀:塑造近代歐洲的五場革命,1648—1815》(“企鵝歐洲史”卷6);
《力量的文化和文化的力量:舊制度的歐洲,1660—1789》;
《音樂的勝利:作曲家、音樂家及其藝術的降臨》。
【導論 定義浪漫】
【彩色插圖】
【第一章 理性時代的危機 】
去萬塞訥路上的盧梭
盧梭的戀人:從模仿的美學到表達的美學
自然與自然的法則
天才崇拜
藝術與藝術家獨享的殿堂
庸俗大眾
【第二章 明月的陰面】
夢與噩夢
神奇的夜世界
理性的昏睡
藝術家的鴉片
大智慧一定與瘋癲相連
浪漫主義的男女主人公
【第三章 語言、歷史與神話】
人民的語言
人民的歷史
中世紀精神
風景與神話
保守派與革命派
【結論:消亡與變遷】
【注釋】
【譯者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