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為北京大學分析化學教研組多年教學、科研和教材編著經驗的結晶。全書從分析化學的系統(tǒng)性出發(fā),將“經典化學分析”和“現代儀器分析”兩門課程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介紹?!斗治龌瘜W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包括概論篇、化學分析篇、光學分析篇、分離分析篇、電分析化學篇、其他分析方法篇及附錄等7大部分,共29章,涵蓋了當今分析方法的絕大部分內容,為各種分析方法提供了詳實細致的敘述。與同類教材相比,本書根據學科的新發(fā)展,新增了質量保證、生化分析、環(huán)境分析、有機元素分析、流動注射分析、放射化學分析、毛細電泳法、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等新的分析方法,并介紹了如何綜合利用這些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斗治龌瘜W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對分析化學的系統(tǒng)編排,既能讓讀者了解各類各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步驟、要求和應用范圍,又能了解分析化學研究和應用方面的新進展及相互關聯(lián)。
李克安,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參編者為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分析化學教研組。
概論篇
第1章 緒論
1.1 分析化學概述
1.2 分析測定過程
1.3 分析化學分類及特點
1.4 標準物質及標準溶液
1.5 分析化學中的計量單位及符號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分析數據處理及分析測試的質量保證
2.1 誤差及誤差的分類
2.2 隨機誤差的分布
2.3 分析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
2.4 誤差的傳遞
2.5 分析測試質量保證
2.6 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guī)則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化學分析篇
第3章 酸堿平衡與酸堿滴定法
3.1 酸堿反應及其平衡常數
3.2 酸度對弱酸(堿)形態(tài)分布的影響
3.3 酸堿溶液的H+濃度計算
3.4 氨基酸與蛋白質的酸堿平衡
3.5 酸堿緩沖溶液
3.6 滴定分析法概述
3.7 酸堿滴定曲線及終點的確定
3.8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
3.9 非水溶劑中的酸堿滴定簡介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絡合滴定法
4.1 絡合平衡及其平衡常數
4.2 金屬指示劑
4.3 滴定曲線與終點誤差
4.4 混合離子的選擇性滴定
4.5 絡合滴定法的應用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5.1 氧化還原反應的條件電位及其影響因素
5.2 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
5.3 氧化還原滴定基本原理
5.4 常用的氧化還原滴定方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沉淀重量法與沉淀滴定法
6.1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
6.2 沉淀重量法
6.3 沉淀滴定法
思考題與習題
分離分析篇
第7章 分析測定中的樣品制備與分離方法
7.1 導言
7.2 取樣
7.3 樣品制備
7.4 分析測定中常用的分離方法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色譜與毛細管電泳法
8.1 概述
8.2 柱層析和平面色譜法
8.3 現代色譜法的基本理論
8.4 氣相色譜法
8.5 高效液相色譜法
8.6 色譜分析樣品處理和數據處理
8.7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8.8 毛細管電泳法
參考文獻
思考題和習題
光學分析篇
第9章 光學分析法引論
9.1 光學分析法及其分類
9.2 電磁輻射的性質
9.3 光譜法儀器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10.1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10.2 朗伯-比爾定律
10.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10.4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靈敏度與準確度
10.5 分析條件的選擇
10.6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應用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 紅外光譜法
11.1 概述
11.2 基本原理
11.3 紅外光譜儀
11.4 試樣的處理和制備
11.5 紅外光譜法的應用
11.6 激光Raman光譜法簡介
11.7 近紅外光譜法簡介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分子發(fā)光分析法
12.1 分子熒光和磷光分析法
12.2 化學發(fā)光分析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第13章 原子光譜法
13.1 概述
13.2 原子光譜基本原理
13.3 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13.4 原子吸收光譜法
13.5 原子熒光光譜法
13.6 原子質譜
13.7 元素的形態(tài)分析
參考文獻
思考題與習題
……
第14章 X射線熒光光譜法
第15章 表面分析
第16章 核磁共振波譜法
電分析化學篇
第17章 電分析化學引論
第18章 電位分析法
第19章 電解和庫侖分析法
第20章 伏安法
第21章 電分析化學新方法和新技術
其他分析方法篇
第22章 質譜法
第23章 流動注射分析
第24章 熱分析與有機元素分析
第25章 放射化學分析
第26章 生化分析
第27章 環(huán)境分析化學
第28章 電路和測量技術基礎
第29章 計算機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