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國際閱讀協(xié)會教師選擇獎,美國《出版者周刊》、《學校圖書館》雜志、《書單》雜志推薦之作。
★這是一套會向孩子發(fā)起多種挑戰(zhàn)的科普繪本:
挑戰(zhàn)一:激活科學想象力!
當孩子看到或聽到“你不能騎自行車去月球”“你不能讓大象生蛋”“你不能要求河馬建房子”……一系列書名之后,他們一定會不服氣地質(zhì)問“為什么不能?”“憑什么不能?”,甚至還可能吐槽一大堆類似的話題,于是一場關(guān)乎天馬行空的想象與真實發(fā)現(xiàn)的認知挑戰(zhàn)即將開幕。這還是一頓激活腦力的重要前餐,在孩子還未正式閱讀之前,已悄然將好奇和渴望求解的活力注入——這不正是老師和家長期望孩子主動思考和學習的催活劑嗎?!
挑戰(zhàn)二:激發(fā)思維發(fā)散力!
這套書的知識量十分足,并且都是按特定的線索發(fā)散式呈現(xiàn)的,把有關(guān)“生病”“出生”“腦和智慧”“生存與房子”等等主題拓展很得寬泛,不論動物還是人,只要是可關(guān)聯(lián)的、可對比的都會有所提及,營造了一種很具視野感的閱讀體驗。這樣的閱讀挑戰(zhàn),其實也是在拓展小讀者的認知闊度!
挑戰(zhàn)三:提高閱讀理解力和記憶力!
作者用心設計的童謠、動作操等,配合著知識講解,頓時把抽象難懂的科學變得親和、好玩和易于理解、記憶。這在科普閱讀中是特別值得一提的加分項,畢竟對于學識和經(jīng)驗都還完全不足的孩子,讓他們掌握那么多、記住那么多并非易事,而童趣化的一系列設計能讓這種困難迎刃而解。如果再額外配上老師或家長與孩子展開的游戲挑戰(zhàn)互動,這一成效將會非常棒!
挑戰(zhàn)四:讓幽默、快樂成為一種科學氣質(zhì)!
書中無處不在的童式幽默,只有它們的知音伙伴——小朋友們懂!小朋友如果只是默默地聽或默讀,就一定會錯過很多快樂和精彩。所以,小朋友還要接受大聲朗讀和背誦比賽的挑戰(zhàn)(如果能加上動作表演就更棒了!),讓那些好玩又可愛的童謠、語句變身為仿佛是自己想說的話一般!比如,講聽覺體驗的童謠——“怦怦”心狂跳/媽媽快來瞧/一只大恐龍/追得我四處逃,講得了過敏性鼻炎時的童謠——鼻涕好像自來水/順著鼻子往下淌/誰能過來幫幫我/把這水管快關(guān)上,把這些背出來,甚至演出來,一定會特別風趣好玩!
★多位學知派父母參與親子試讀后均熱情推薦。
蠕蟲的腦子什么樣?
蚊子會思考嗎?
電腦比所有動物,甚至人類,都聰明嗎?
為什么說水母是有史以來差勁兒的學習伙伴?
從完全沒有長腦子,到有很小的腦子,再到具有智慧的頭腦,所有這些科學都是通過探索大量的事實后得來的。但千萬不要以為講這些會很枯燥,其實還會有很多好玩兒的事情發(fā)生,甚至有超級精彩的腦子大評比!
當然,永遠不要指望水母向你解釋任何事情,因為它根本就沒有腦子!
費雷德·埃利希(Fred Ehrlich):兒科醫(yī)生,兒童心理研究學者,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兒童讀物的作者作家,她的作品包括《熊貓要上學嗎》《大象要洗澡嗎》等早教系列繪本。她居住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
哈麗雅特·齊費爾特(Harriet Ziefert):200多本童書的作者,她的作品《安娜的外套》被美國芭芭拉·布什評為十大提高閱讀能力的書籍之一。她的很多科普童書更是受到美國科學教師協(xié)會和兒童讀物委員會的贊譽。代表作品有《旅行》《蠕蟲的一天》。
阿曼達·黑利(Amanda Haley):畢業(yè)于美國芝加哥藝術(shù)學院,并獲得了美術(shù)學士學位。她畫的插畫遍布及賀卡、封皮封面、平面廣告、雜志文章以及兒童書籍。她和她的丈夫還有他們的金毛犬莎莉居住在美國俄亥俄州。
龍彥:繪本譯者、兒童文學翻譯,閱讀推廣人。她這么評價這書:大象不生蛋?河馬不建房?一家三口把自家的屋子讓給一群老鼠?。刻炷?!這是為什么?讓弗雷德?埃利希和阿曼達?黑利來告訴你。豐富的科普知識,讓視野更加開闊;朗朗上口的文字,讓閱讀變得輕松;清麗簡潔的圖畫,讓心情更加愉悅。
諸葛雯:繪本譯者,愛上親子閱讀的大學英語教師。她這么評價這書:叫人忍俊不禁的漫畫,充滿童趣童真的問答,朗朗上口的文字,這冊科普繪本是為天真爛漫又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們量身打造的。小讀者們可以探索骨頭的奧秘,拓展對人體世界的了解;家長們也能在共讀互動的體驗中加深親子間的溫暖情感。
檳子:繪本譯者,少兒科普編輯,童話作家。她這么評價這書:“你不能做這個”“你不能動那個”——家長總是這樣說!本書用孩子熟悉的語言方式,激起孩子對未知的興趣,通過大膽的暢想、機靈的話語和好玩的游戲,讓孩子了解人類對太空的探索,燃起對科學的興趣。把簡單粗暴的“不能”轉(zhuǎn)為強烈的求知欲。
冷林蔚:繪本譯者,童書編輯,少兒科普作者。她這么評價這書:為什么人會生???孩子們對這個問題一直都很好奇,現(xiàn)在有一本書可以解答他們的疑問了。輕松好玩的講述,生動幽默的漫畫,還有朗朗上口的童謠,讓閱讀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被疾病侵襲,真是太好了!
聞玉:譯者,教師,公益小書房上海站的故事媽媽。她這么評價這書:這是一本活潑可愛的書,除了各種有用的知識,還有朗朗上口的童謠、好玩的互動游戲,特別適合親子閱讀,引人入勝而又生活化,小朋友們也可以自主閱讀。我不是專業(yè)的童書譯者,因為喜愛這套書才鼓起勇氣有了嘗試。感謝我的女兒湘子!她是這本書的讀者,也是我的得力助手。你喜歡這本書嗎?期待你讀完,告訴我和湘子!
《你不能去汽車修理廠看病》(一本告訴你為什么會生病的書)
《你不能騎自行車去月球》(一本關(guān)于太空旅行的書)
《你不能讓大象去生蛋》(一本告訴你動物怎樣生寶寶的書)
《你不能要求河馬建房子》(一本關(guān)于各種房子的書)
《你不能拿耳朵品嘗酸黃瓜》(一本關(guān)于你的感官的書)
《你不能用望遠鏡看見骨頭》(一本關(guān)于人體206塊骨頭的書)
《你不能指望水母動腦子》(一本關(guān)于動物腦子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