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瑜長序推*!高爾泰、劉蘇里等諸多文化學者交口稱贊,一代叛逆者的心靈史!趙一凡、北島、芒克、史鐵生……一個個那個時代如雷貫耳的名字,在這充滿理性但深刻入骨的文字里,如此鮮活。
2.《半生為人》是一本讓人沉迷其中的好書,她向讀者展示的是一個不同的年代,充滿理想,但同時也伴隨著苦難。讀《半生為人》,從頭到尾,怎一
個“苦”字了得,幾乎篇篇都與病痛、死亡以及監(jiān)獄等相關,但卻沒有絕望,用馬拉默德的話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苦難就像一塊衣料,明白人將它裁成精美的衣服。
3.《半生為人》的文字謙遜、滄桑而沉痛。徐曉的寫作,因為來自命運的私語、人心的呢喃、靈魂的召喚,而深具理想主義的光澤。她記憶中那些悲欣交集的斷片人生,經她冷靜而理性的處理之后,依然洋溢著痛徹心腑的感人力量,而她浩大的悲憫和同情,也不時地掙脫時代的邊界撲面而來。徐曉以生命的專注領會疼痛,以往事的燦爛化解苦楚,以自己的靜默成功地反抗了遺忘和失憶。
4.《半生為人》作為一種個人史的表達,關乎的卻是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和隨想。她的坦然和承擔,使她面對命運的各種饋贈時,既不躲閃,也不逞強,既不夸飾,也不渲染。她所描述的那些莊嚴的人生,不求活得更好,只求活得更多,這樣的生命絕響,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僅難以重現,甚至它的價值也只能為少數人所分享。
《半生為人》作為一種個人史的表達,關乎的卻是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和隨想。徐曉的坦然和承擔,使她面對命運的各種饋贈時,既不躲閃,也不逞強,既不夸飾,也不渲染。
徐曉的文字謙遜、滄桑而沉痛。她記憶中那些悲欣交集的斷片人生,經她冷靜而理性地處理之后,依然洋溢著痛徹心腑的感人力量,而她浩大的悲憫和同情,也不時地掙脫時代的邊界撲面而來。她以生命的專注領會疼痛,以往事的燦爛化解苦楚,以自己的靜默成功地反抗了遺忘和失憶。
本書*版于2005年;曾獲得當年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散文家獎;被評為當年《南方周末》《亞洲周刊》十大好書之*。
徐曉,出版人,作家。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光明日報出版社副總編輯,現任財新傳媒*席文化編輯。
目 錄
宴席散盡之后 三版序 劉瑜
弱者的勝利 二版序 高爾泰
自序
永遠的五月
愛一個人能有多久
無題往事
監(jiān)獄中的日常生活
幸存者的不幸
《今天》與我
我的朋友史鐵生
有一個人的存在讓我不安
穿越世界的旅行
精神流亡者的重訪
路啊路,飄滿了紅罌粟
大相隱于世
與久違的讀者重逢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