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學/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共分為五章,從全書的體例來看,作者力圖先交代本學科的基礎知識,包括犯罪學的基本概念以及與相鄰學科的關系,本學科的研究方法,犯罪的本質(zhì)等,再介紹犯罪學最核心的內(nèi)容即犯罪原因機制的論述,最后兩章是關于兩種具體類型犯罪的闡釋和分析。
張小虎,1999年獲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后流動站,1999年—2001年從事犯罪社會學研究。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法律系系主任(兼書記)、北京師范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犯罪學研究所所長。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社會學研究》等國內(nèi)外期刊上,獨立發(fā)表法學學術論文90余篇;獨立出版學術著作《刑事法律關系的構(gòu)造與價值》、《轉(zhuǎn)型期中國社會犯罪原因探析》、《罪刑分析》、《刑法的基本觀念》、《犯罪論的比較與建構(gòu)》、《當代中國社會結(jié)構(gòu)與犯罪》等。
上篇 犯罪學總論
第一章 犯罪學的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犯罪學的概念
第二節(jié) 犯罪學與相鄰學科的關系
第三節(jié) 犯罪學的理論體系
第四節(jié) 犯罪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犯罪的本質(zhì)與現(xiàn)象
第一節(jié) 犯罪本質(zhì)的基本層次
第二節(jié) 犯罪本質(zhì)的犯罪學界定
第三節(jié) 犯罪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與測量
第四節(jié) 我國犯罪率的波動狀況
第三章 犯罪原因機制
第一節(jié) 犯罪原因的典型學說
第二節(jié) 犯罪原因的基本觀念
第三節(jié) 犯罪原因的社會因素
第四節(jié) 當代中國社會罪因機制
第四章 犯罪對策
第一節(jié) 犯罪對策的知識構(gòu)成
第二節(jié) 犯罪預防與控制的理念
第三節(jié) 應對犯罪的刑事政策思想
第四節(jié) 應對犯罪的刑事處置措施
下篇 犯罪學分論
第五章 暴力犯罪
第一節(jié) 暴力犯罪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jié) 暴力犯罪的狀況與特點
第三節(jié) 暴力犯罪的原因
第四節(jié) 暴力犯罪的對策
第六章 高新科技犯罪
第一節(jié) 高新科技犯罪的概念與特征
第二節(jié) 高新科技犯罪的狀況與特點
第三節(jié) 高新科技犯罪的原因
第四節(jié) 高新科技犯罪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