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名著》系錢穆先生為博士生所開“中國史學名著”課程之講課實錄。每講舉出歷代有關史學之代表著作一二種,標為講題,有《尚書》《春秋》《春秋三傳》《左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高僧傳》《水經(jīng)注》《世說新語》《史通》《通典》《新五代史》等凡二十余講,旨在指引學生研究史學之門徑。
《中國史學名著(新校本)》中分別介紹了《尚書》《春秋》《春秋三傳》《左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高僧傳》《水經(jīng)注》等重要史學必讀書目。分別從各書版本區(qū)別、源流考證與閱讀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講解,是一部重要的史學入門書籍。
錢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賓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學、中學教員。1930年,他由顧頡剛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學執(zhí)教,從此躋身學術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lián)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與唐君毅、張丕介等創(chuàng)建新亞書院,任院長。1967年10月,錢穆先生移居臺北,被選為中研院院士,臺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
錢穆先生博通經(jīng)史文學,擅長考據(jù),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畢生著書七十余種,另有大量學術論文,共約一千八百萬字。他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通論方面,多有創(chuàng)獲,尤其在先秦學術史、秦漢史、兩漢經(jīng)學、宋明理學、清代與近世思想史等領域,造詣甚深。錢穆先生在現(xiàn)代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自序
尚書
春秋
春秋三傳
左傳(附國語、國策)
史記(上)
史記(中)
史記(下)
漢書
范曄后漢書和陳壽三國志
綜論東漢到隋的史學演進
高僧傳 水經(jīng)注 世說新語
劉知幾史通
杜佑通典(上)
杜佑通典(下)(附吳兢貞觀政要)
歐陽修新五代史與新唐書
司馬光資治通鑒
朱子通鑒綱目與袁樞通鑒紀事本末
鄭樵通志
馬端臨文獻通考
黃梨洲的明儒學案 全謝山的宋元學案
從黃全兩學案講到章實齋文史通義
章實齋文史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