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譚慶祿繼《東鄉(xiāng)草木記》獲“泰山文學獎”后的又一部溫情草木之書,傾情為本土近百種尋常草木作傳,觀自然之美的生動博大,書草木花樹的堅韌智慧。
《東昌草木記》雖仍為散文作品,卻始終保持著對科學和博物學的尊重,所寫每種植物都經(jīng)過實地踏勘、仔細比對;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與中國古籍中所提及植物進行貫通,對古人所記矛盾之處,作者亦能懷謙遜之心,秉公正之筆,通過自己的細致觀察和詢問得出結(jié)論,不盲從,不偏信;
語言質(zhì)樸沖淡,情感真摯,彰顯作者熱愛植物的初心與親近自然的生活態(tài)度。
《東昌草木記》是從《東鄉(xiāng)草木記》開始的草木之旅的進一步深化,以東昌(今聊城)及其周邊地區(qū)花草樹木為寫作對象,融入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和相應(yīng)草木的文化元素,飽蘸作者情感,圖文并茂,既有作者獨到的觀點,又有資料價值,分為野草之什、野蔬之什、樹木之什、花卉之什、作物之什五輯。
第一輯 野草之什
003 / 最早開放的野花
007 / 神圣蓍草
012 / 夏至草
016 / 古怪精靈貓眼草
022 / 鬼針草的魚叉
026 / 蒼茫大氣羅布麻
030 / 惱人的蕁麻
035 / 絞股藍與烏蘞莓
040 / 丑拙多變荔枝草
044 / 蓬勃雞矢藤
049 / 鉆葉紫菀
053 / 小白酒草
057 / 一年蓬
061 / 野老鸛草
065 / 詭異驚悚菟絲子
071 / 野燕麥與節(jié)節(jié)麥
075 / 菹 草
080 / 玉立亭亭看水蔥
084 / 喜旱蓮子草
第二輯 野蔬之什
095 / 春日遲遲,采蘩祁祁
100 / 二月藍繁三月開
104 / 寂寂幽幽附地菜
108 / 堿蓬與豬毛菜
112 / 紫花地丁與早開堇菜
116 / 青青闊葉看酸模
120 / 品味齒果酸模
123 / 王不留行
127 / 消逝的多裂翅果菊
131 / 續(xù)斷菊的遺憾
135 / 紫花山萵苣
140 / 糙葉黃耆與米布袋
145 / 參差荇菜
150 / 馬勃與雞腿菇
第三輯 樹木之什
157 / 運河垂柳
162 / 閘北古槐
168 / 歸來的皂莢樹
174 / 收集柘樹
180 / 白蠟樹的船槳
185 / 叢生的白楊
189 / 秋來一樹紅燈籠
194 / 優(yōu)雅黃櫨
198 / 邂逅云霞樹
203 / 岸岸楓楊樹
208 / 遠道而來烏桕樹
213 / 寂寞的樹
216 / 白楊、梓樹與合歡
第四輯 花卉之什
223 / 東風不用更相催
226 / 璀璨火棘
231 / 康成書帶草
235 / 寂寥丁香
240 / 最憶蔦蘿松
245 / 夢幻鳶尾花
249 / 落落芙蓉葵
254 / 趣味紫薇
259 / 三春柳色繁
264 / 傷心蠟梅
269 / 相約梅花
273 / 天目瓊花好
277 / 投我以木桃
282 / 孤零零的錦雞兒
286 / 榆樹樁的嘩變
290 / 盲老人和他的植物園
第五輯 作物之什
299 / 貽我來牟
303 / 黍子與稷子
310 / 甜棒的記憶
315 / 地瓜的來歷
325 / 地瓜與我
331 / 曬瓜干
336 / 瓜干的吃法
341 / 沒奈何
345 / 面甜瓜的回憶
349 / 脆瓜與甏瓜
353 / 遙遠的老菜瓜
357 / 泥柔最是紫彭亨
363 / 落寞的芥菜疙瘩
368 / 好不容易種棉花
373 / 種棉花的理由
379 / 把酒話桑麻
389 /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