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課外書屋: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性、自傳性的小說,作者以其慣用的散文手法將兒時難忘的記憶娓娓道來。小說以呼蘭河城的公眾生活和環(huán)境為中心,輻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這里有活潑的“我”和慈愛的祖父之間親情的溫暖,也有小團圓媳婦、有二伯和馮歪嘴子的悲苦人生。作者借這些人的命運對人類的愚昧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中小學生課外書屋:呼蘭河傳》為我們完美地展現了呼蘭河城的人們生活和精神的面貌。從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蕭紅對于造成祖國落后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及傳統(tǒng)文化中落后的心理積垢的哲學思考。
《中小學生課外書屋:呼蘭河傳》是蕭紅代表性的作品。它以作者的童年回憶為引線,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東北小城呼蘭的種種人和事。作品通過追憶家鄉(xiāng)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以入木三分的筆觸刻畫了國人的愚昧靈魂,控訴了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封建思想、封建習俗對人們的殘害。
蕭紅(1911年—1942年),黑龍江人。原名張道瑩,筆名蕭紅,悄吟。1930年,結識蕭軍,兩人相愛,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與蕭軍自贊出版首本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長篇《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出版。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后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主要作品有長篇《馬伯樂》,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xiāng)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