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哈薩帕之歌》用記敘的方式承載了對過去的回憶,同時也是一段白人與印第安人的追尋之旅。正是因為他們的尋求,盡管他們之間處于文化鴻溝的兩個對立面,鴻溝里滿是淚水、負(fù)疚、食言和夢想,但他們并不介懷。他們把讓彼此分道揚(yáng)鑣的負(fù)面情緒擱置一旁,掙扎著走向?qū)Ψ?,放下成見,握手言和。故事波折起伏,洞察?xì)膩深刻,讀罷《帕哈薩帕之歌》,會讓我們超yue過去對美國土著的神化和誤解,了解一段沉痛而鮮活的歷史。
作者對美洲原住民情有獨(dú)鐘,是促進(jìn)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勇敢使者和先行者之一。
本書不僅是一部描寫印第安原住民生存的畫卷,也是第一手的印第安原住民文化檔案。
本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球,僅在歐洲已暢銷五十余萬冊,眾多讀者反饋,讀過本書后,開始重新審視美國與印第安原住民間的關(guān)系。
作者的“印第安三部曲”已被環(huán)球影視公司購買版權(quán),英文版同名電影《NEITHER WOLF NOR DOG》(非狼非狗)已于2016年在歐美地區(qū)上映。
《帕哈薩帕之歌》,講述的是兩位男性——一位白人即本書作者肯特·納爾本和一位印第安老者丹的故事。故事通過記述作者同丹的一段旅程,引*讀者走入美國原住民的真實生活和沉重的回憶。丹帶著肯特穿過印第安的城鎮(zhèn),走過被人遺忘的道路。在旅程中,二人爭執(zhí)、沉默、妥協(xié)、互諒,他們雖然各自堅守自己的理念,但在努力尋求一個共同的聲音,同時也在一次次思想語言的碰撞中逐漸展開心扉,走進(jìn)彼此。
【美】肯特?納爾本(Kent Nerburn)
美國加州大學(xué)博士,是為數(shù)不多的幾位能溝通美國土著文化與非土著文化的美國作家之一。1996年他憑借《帕哈薩帕之歌:與印第安長者的旅行》獲得了明尼蘇達(dá)州圖書獎;2010年再次拿下該獎項。
目錄
再版序 ?。?01
初版序 ?。?07
第一章 一位長者的請求 / 001
第二章 燒掉的作品 ?。?12
第三章 為先輩而談 / 028
第四章 一位機(jī)智的印第安老人 ?。?39
第五章 夢想和幻象之地 ?。?47
第六章 破爛車和水牛尸體 ?。?55
第七章 為牛仔喝彩 ?。?63
第八章 問斯匡托要玉米 / 070
第九章 大塊頭 ?。?79
第十章 馬尾辮和首飾 ?。?84
第十一章 出售神圣 / 096
第十二章 歡迎來到我們的土地上 ?。?00
第十三章 塔坦卡 ?。?13
第十四章 用兩只眼睛觀察 / 121
第十五章 亮閃閃的湯 ?。?37
第十六章 陌生人 ?。?51
第十七章 領(lǐng)袖和統(tǒng)治者 / 160
第十八章 為耶穌沉醉 ?。?67
第十九章 催趕 / 175
第二十章 透露隱情 ?。?84
第二十一章 混血兒 / 209
第二十二章 歷史之歌 ?。?22
第二十三章 暴風(fēng)雨 / 233
第二十四章 帕哈薩帕 / 248
第二十五章 翁迪德尼 ?。?51
第二十六章 承諾 ?。?70
作者簡介 ?。?79
作品簡介 ?。?81